现在贷款行业竞争激烈,各家机构都在头疼获客难题。到底哪些平台能精准触达借款人?银行系、第三方金融平台、短视频渠道各有什么门道?今天咱们就结合行业现状,聊聊不同类型平台的获客逻辑、成本对比和实操技巧,帮你在红海市场里找到自己的蓝海。
要说获客效果稳定,还得看银行自己的线上平台。像工行融e借、建行快贷这些产品,天然带着银行的信用背书。很多用户贷款时,第一反应还是去手机银行查额度。
不过这里有个问题,银行审核严格啊!特别是对征信记录、收入证明这些材料卡得紧。举个例子,某股份制银行线上贷款通过率不到30%,很多用户被拒后转头就去找网贷平台了。所以如果你们主做优质客群,银行渠道倒是能筛出高质量客户,但获客量可能上不去。
现在说到贷款获客,绕不开360借条、拍拍贷、京东金融这些头部平台。他们的优势很明显——日均UV动不动就上百万,用户本来就是来找贷款产品的,转化率自然高。
但要注意的是,这类平台现在采用竞价排名机制。上个月有个客户跟我说,他们在某平台单个点击成本已经涨到15块,注册成本超过200。这时候就得算细账了,如果你们产品利率没优势,或者放款速度拼不过同行,很可能变成给别人做嫁衣。
最近两年抖音、快手成了贷款获客的黑马。有个做消费贷的朋友,通过剧情类短视频+信息流投放,把注册成本压到了80以下。秘诀在于抓住了24-35岁这个主力借款群体,他们的刷视频时长每天超过2小时。
不过玩短视频有个门槛——内容得够吸睛。别家都在拍"刷脸秒批"、"利息低至3%"的夸张广告,你怎么做出差异化?建议可以从贷款知识科普、防骗指南这些实用内容切入,慢慢建立专业人设。毕竟现在用户越来越精,硬广的效果大不如前了。
虽然移动互联网时代都说SEO过时了,但百度搜索依然是贷款决策的重要入口。特别是那些搜"征信不好哪里能借钱"、"急用钱哪个平台靠谱"的长尾词,背后都是精准需求。
这里有个实战技巧:把关键词布局在问答类内容里。比如写篇《网贷申请太多被拒怎么办?试试这三个办法》,既符合百度飓风算法对内容质量的要求,又能覆盖用户的实际搜索场景。记得在文章里自然穿插联系方式,别被算法判定为过度营销就行。
别以为线下获客过时了,房产抵押贷、企业贷款这些大额业务,60%的客户还是来自地推和渠道合作。有个做企业贷的朋友,专门在产业园区设点,和会计事务所、工商代办这些B端服务商搞联合活动,单个客户获取成本比线上低30%。
不过线下模式对团队执行力要求高,从物料准备到话术培训都得盯紧。现在很多机构开始用企业微信做客户沉淀,把线下接触的客户转到线上服务,复购率能提升2倍以上。
其实选贷款获客平台这事,没有标准答案。关键得想清楚三个问题:你的目标客群是谁?能承受多少获客成本?团队擅长什么运营方式?中小机构建议先从垂直平台做起,比如专注车贷的可以去二手车交易平台获客,做小微企业的多跑跑商会活动。记住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